在全国同步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的背景下,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与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基金管理处携手共进,深入推进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融合,共同助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为巩固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成果,同时作为“民生保障与老龄社会治理”学术沙龙系列活动之一,社会保障系党支部特邀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基金管理处邓长勇处长作专题讲座,对天津市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讲座由社会保障系党支部书记刘小青同志主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社会保障系骨干教师及来自社会保障、财政学、税收和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三十余名研究生共同聆听讲座并积极互动。
邓长勇处长以社会保险政策为主线,结合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实际,系统梳理了中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地对我国及天津市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多维度介绍,系统梳理了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的核心要点与创新实践,并总结了社会保险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改革方向。邓处长还分享了天津在电子社保卡推广、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服务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回应全国“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的主题“高质量参保 智慧化服务”,指出随着智慧化推进,企业和群众将享受到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更完善、更便利的社保服务。


在交流环节,师生们围绕社会保险实践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积极提问,话题涵盖养老保险转移接续过程中参保人员权益保障、新业态灵活就业群体的职业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邓长勇处长结合政策实际与典型案例,逐一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解答,不仅澄清了政策细节,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社保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导向。


参与本次讲座的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通过邓长勇处长的深入讲解与现场交流,师生们对社会保险政策的理解已从“文本条款”延伸至“实践逻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保制度在平衡公平与效率、应对人口结构变化、促进产业发展以及守住民生底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