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首届中国养老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前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自主知识体系学术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联合主办,我院承办的“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分论坛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由北京工商大学杨建海副教授主持,《西北人口》编辑部主编、兰州大学贾洪文教授担任点评人。
河北大学人口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景耀博士以《高质量养老服务先行赋能银发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发展策略》为题,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养老服务通过收入、激发、引领和储备效应,提升老年群体消费能力进而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化发展。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凃坤鹏以《金融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难点及对策建议研究》为题,系统剖析了当前金融支持体系在服务结构、管理体系、资本供给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并从革新长护险制度体系、商业康疗保险创新改造、扩容养老金融蓄力池以及锻造银发产业内核等角度提出破解之策。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讲师张圣健博士以《互联网社会参与对老年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和机制研究》为题,深入探讨了老年人互联网社会参与对老年家庭风险资产投资意愿与比例的影响与传导机制,为推动老年群体数字融入与金融适老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政策启示。

下半场由《财政研究》编辑部黄蕾责任编辑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编辑李晟副研究员担任点评人。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博士生于佳豪以《养老金融的内涵意蕴、驱动因素与关键举措》为题,系统分析了养老金融的内涵意蕴和驱动因素,揭示了养老金融在应对潜在风险以及其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并进一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分别提出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谭翠莲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会减少照料需求和家庭照料负担吗?》为题,实证检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对老年照护需求缺口与家庭支出的降低效果和作用机制,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为构建高效可持续的长期照护体系提供了重要实证支持与政策启示。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王璐博士以《长期护理保险与居民养老金融资产配置》为题,分析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如何影响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风险性金融资产以及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等方面的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揭示了社会保险在重塑家庭资产结构与养老金融行为中的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和促进居民理性养老储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政策启示。

论坛吸引了50余名参会者,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养老金融、银发经济、政策协同、风险管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参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养老金融与银发经济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本次平行论坛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探讨,从理论层面丰富和拓展了主论坛关于构建中国养老金融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议题,为完善我国养老金融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撑与研究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