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获批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作者: 时间:2025-10-14 点击数:

  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冯彤副教授主持申报的《数智赋能制造业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获面上项目立项。9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院鹿洪源博士主持申报的《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研究》获青年项目立项。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团队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培育与申报工作,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过程服务与质量把关,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科研创新活力。此次两位教师分别在国自科、国社科项目中获批立项,是我院科研实力持续提升、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集中体现,也标志着我院在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科研布局。


【负责人简介】

  冯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天津财经大学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财经大学青苗计划(杰出)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评估、减污降碳治理、数智赋能环境治理等。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Energy Economics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项。兼任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客座编辑,Carbon Footprints青年编委等。


  【项目名称】

  数智赋能制造业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

  【项目简介】

  制造业作为大气污染与碳排放的核心领域,其减污降碳协同效能不足与技术离散化等瓶颈制约“双碳”目标实现,数智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成为破解困境的关键。本项目聚焦数智赋能制

  造业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效应与优化路径,解析数智技术赋能减污降碳的多维作用机理,评估数智赋能减污降碳综合效果,精准核算技术-能源-排放-健康-经济全链条净效益;设计技术适配-行业协同-区域调控的减污降碳政策工具箱。项目将为复杂系统下数智技术驱动环境治理研究提供理论范式,为数字中国战略下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负责人简介】

  鹿洪源,讲师,硕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财税政策。在《税务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获《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项目名称】

  财政生态转移支付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研究


  【项目简介】

  财政生态转移支付是财政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纽带。当前我国财政生态转移支付存在制度层面的单向资金输出模式不可长期持续,实践层面的资金规模较低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其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政策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本项目构建“要素配置型”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制度创新框架,探讨其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优化路径,从而形成财政可持续与环境可持续双向互动的循环反馈体系。



电 话: 022-88186266 传 真:022-88186266

地 址: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天津财经大学 邮 箱:caishui@tjufe.edu.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