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7日,由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政府债务研究中心(财政风险测评实验室)以及《现代财经》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科研创新学术沙龙”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郭玉清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毛捷教授、云南财经大学缪小林教授主讲,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陈旭东院长主持。本次学术沙龙以腾讯会议线上方式进行,参会的还有《现代财经》主编蔡双立教授、编辑部主任廖筠教授以及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等部分教师和研究生。
郭玉清教授以“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制度导向与理论思考”为题,从我国传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制度导向入手,认为传统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具有工具创新、行政动员、信贷配置三方面的特征,肯定了传统模式的历史贡献,同时也提出了其在道德风险、时空错配扭曲上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后,郭玉清教授依据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换的推进历程以及新时代债务治理的制度背景,指出新时代我国债务治的四个可能导向,即和谐治理、民生治理、共享治理、协同治理。毛捷教授以“公共债务全口径测算与债务风险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为题做了分享,毛捷教授将北京市公共债务分为政府债券、融资平台的有息债务、连带隐性债务三类,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公共债务进行了全口径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公共债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毛教授认为北京市目前公共债务风险以静态债务风险为主,动态债务风险相对较小,债务仍具有一定可持续性。缪小林教授以“地方债风险及系统性风险:逻辑与判断”为题做了讲授,缪教授首先阐述了地方债、地方债风险以及地方债系统性风险等三个核心概念,缪小林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显性地方债务不存在风险,但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实际债务负担率超过了国际预警线60%,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缪小林教授还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地方债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认为系统性风险是存在的。系统性风险何时爆发仍然难以判断,这种风险一旦爆发,将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性风险。
三位教授讲座结束后,众多师生就地方政府投融资制度、国家级项目申报进行了互动交流。最后由《现代财经》主编蔡双立教授做了总结,蔡教授认为本沙龙所分享的研究主题都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研究“接地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课题申报主要有五个关键部分,即问题点、论点、理论支撑、创新点、研究框架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