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建设与学位点
本校公共管理学学科始建于2001年,之后三年内分别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于2003年获批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点,2010年获得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天津市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天津市特色学科群,2022年行政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本学科已构建起从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到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MPA)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招生专业代码:120401)于2012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近五年累计招生94人。本专业下设地方政府治理、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3个研究方向,聚焦于基层治理、数字政府、城市治理、冲突治理与应急管理、环境治理等前沿议题研究,旨在培养高端公共管理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恪守学术伦理与规范,研究方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共管理教学和科研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富有朝气、积极向上、扎实肯干、素质优良的专职教学队伍。本专业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硕士生导师13人,45岁以下教师占比84.6%,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100%;教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3人具有海外访学或联合培养经历、2人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经历。专任教师中囊括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2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3人,还拥有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成员2人,以及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价格工作、物业投标等领域专家共6人次。此外,还聘请了9位来自天津市政府等机关的资深公共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四、建设举措
本专业持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模式。一是在党建引领上,协同师生支部打造了“党建+”读书沙龙、学术讲座、案例大赛指导等系列特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与实践氛围。二是在教学创新上,依托课程主渠道,鼓励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并积极申报市级、国家级一流课程,筑牢育人主阵地。三是在科研反哺上,引导教师潜心钻研,力争获批高层次科研项目,以前沿研究成果赋能教学。四是在实践拓展上,通过课程任务、学科竞赛与社会实习平台,构建了“以研促教、以赛促学、以践促能”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
五、发展成效
1.支部党建取得长足进步
行政管理系教师党支部继2019年申请获批天津市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又于2024年3月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9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2.专业课程建设稳步发展
《行政管理学》入选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获评天津市一流课程。专业教师主讲课程入选2023年全国公共管理“优质案例课堂”(全国总共37项)。
3.科学研究取得优异成绩
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新获批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新获批4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1项以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高质量中英文学术论文7篇,中英文核心论文30篇,出版专著2部(高质量专著1部),8篇咨政建议被中央与地方内部刊物刊发、天津市各政府部门采纳或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2023年获第十八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2024年获得智库建设优秀案例1项。此外,提倡以研促教,学科教师申请获批天津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计划项目立项1项;2022年度指导研究生申请获批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获校级科研项目多项。
4.学科竞赛成绩显著
学科大力推进案例开发和教学,专业教师指导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五届1篇案例晋级32强并获全国二等奖,当年实现了天津市公共管理学科在这项赛事上32强零的突破,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第六届3篇案例入围百强并获全国三等奖,学校蝉联优秀组织奖;第八届3篇案例获优秀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第九届1篇案例三等奖、3篇案例获优秀奖、1篇调研报告二等奖、4篇调研报告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4篇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以及指导研究生在天津市、华北地区与其他各种公管案例大赛上斩获数十项奖项。此外,专业教师2023年指导研究生获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共6项,2024年指导研究生获“挑战杯”二等奖1项,以及近四年指导研究生在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共8项。
5.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本专业毕业生凭借扎实的理论素养与卓越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广受好评,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在公务员及选调生等公职考试中表现优异,录用比例由2023年的13.33%提高至2025年的26.32%。部分毕业生入职单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北京市怀柔区交通局、中共滦南县委办公室、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阳泉市郊区税务局等单位,充分彰显了本专业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多数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就职,其中包括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第四市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发展中心、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另有部分毕业生入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各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展现出多元化的就业竞争力。
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和能力逐年增强,人数由2023年的1人增长至2025年的3人,就读高校涵盖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并有毕业生赴东北大学温哥华分校深造,体现了本专业毕业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广阔的发展潜力。